0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支持风电场在特定区域合理使用林草地,严格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等特殊区域。已建项目改造升级有相应规定,新建、扩建需依规办理手续,施工检修道路应合理建设,项目结束后要恢复林草植被。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要做好多方面工作衔接,提前介入选址,科学监测、监管。本通知对不同阶段项目有不同执行规定,自发布起施行。
百闻解读
该通知旨在规范风电场项目使用林草地,平衡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
在能源法领域,支持风电这一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等特定区域发展,契合能源转型需求。风机基础等设施使用林草地有明确限定,符合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涉及基本草原使用,遵循确保面积、质量、用途不变的法律底线。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层面,严格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体现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等遵循相关法律,维护生态平衡。在项目升级改造与后续办理环节,规定既保障项目合法合规,又强调林草植被恢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各级部门的指导与监管职责明确,利于从规划到实施全流程落实法律要求。
02.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工作
2025年3月1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国能综通新能〔2025〕44号通知,就进一步组织实施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提出要求。自2021年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开展成效良好。各省能源主管部门要重视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意义,总结试点经验,创新模式机制,细化规范项目程序,与相关规划衔接,保障其健康发展。电网企业要优化流程。实施中要尊重农民意愿,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监管。各地要将行动与乡村建设结合,重视运行维护及安全宣传监管,2026年1月底各省需将行动开展情况报国家能源局。
百闻解读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契合能源法在保障能源安全、高效和可持续供给这一目标,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细化规范项目程序,体现依法依规推进能源项目建设,保障农村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
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禁止指定经营主体等行为,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秩序,防止垄断开发和侵害农户权益,保障了市场主体及农户的合法权益。此外,重视运行维护与安全宣传监管,符合能源法对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的要求。
03.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
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安全生产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以上相关事故,降低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可靠供电。重点任务涵盖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法规标准等;完善电力安全监管体系,涉及电网、涉网、工程等多方面管理体系建设及北斗应用推进;推进监管重点工作,如攻坚行动、大坝管理、防汛抗旱等;落实工作措施,包括风险隐患整治、监管执法、信息报送及监管能力建设等,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监管水平。
百闻解读
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安全监管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学习贯彻相关指示精神,落实属地责任,这契合能源法中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安全发展的宗旨。完善电力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如启动《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修订,符合能源法规范能源活动的要求,有助于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推进能源电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消除重大隐患,是从法律层面保障电力生产安全、防范事故的具体举措。在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完善应急预案管理等,与能源法中应对能源突发事件、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法律要求相呼应,为电力行业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法律根基,确保电力安全监管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更好地保障能源高质量发展。
04.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等制度基本完善,2030年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为此提出17条措施,包括稳定供给,如及时自动核发、提升交易规模等;激发需求,明确强制消费行业及比例,健全自愿消费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完善交易机制,健全价格和交易机制;拓展应用场景,建标准、核算、认证等体系并推动与其他机制衔接;推动应用走出去,实现标准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及政策宣介。
百闻解读
《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有关规定,以法律为依据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为绿证市场建设提供坚实法律支撑。
《意见》明确到2027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通过稳定绿证市场供给,如及时自动核发绿证、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健全核销机制、支持跨省流通等,确保能源市场中绿证供给有序稳定;激发绿证消费需求,提出强制与自愿消费要求及金融财政支持政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绿色转型;完善绿证交易机制,健全价格和交易机制,让绿证在能源市场交易中更规范高效;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建设标准体系、建立核算机制、开展消费认证并与其他机制衔接,使绿证在能源相关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绿证应用走出去,从标准国际化、国际合作交流、政策宣介服务等方面提升我国绿证在国际能源领域影响力,助力我国能源领域更好融入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潮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05.国家能源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
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推动建立并完善绿证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该报告诠释了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2024年核发交易等方面进展。我国绿证发展呈现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核发质效显著提升、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应用需求不断释放、国际互认积极推进、系统支撑保障有力等特点。未来,国家能源局将持续做好相关工作,发挥绿证在降碳等方面重要作用。
百闻解读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明确,国家通过实施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这为我国绿证制度构建提供坚实法律依据。自2017年建立绿证制度,国家能源局会同多部门印发系列政策文件,构建起涵盖建档立卡、核发、交易、应用、核销的完备政策体系,保障绿证权威性与唯一性,契合能源法促进绿色能源消费导向。在核发质效提升、市场活力增强、应用需求释放、国际互认推进及系统支撑有力等方面成果,均是对能源法绿色发展要求的积极践行。后续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证与国内外碳减排体系等衔接,也是在能源法框架下,进一步发挥绿证在能源领域降碳、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作用,助力我国乃至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达成。
06.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5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绿证核发。适用于境内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管理。国家能源局统一管理,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组织实施。明确各相关方职责,规定账户管理、核发、划转、核销等流程。如按发电类型核发不同绿证,有效期2年,可交易绿证经交易划转等。设异议处理机制,对违规行为查处。强调信息管理与代理管理原则,自印发起实施,有效期3年。
百闻解读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绿证适用我国境内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在法律责任与监管方面,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会同地方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数据推送延迟等原因致绿证核发有误的情况及时纠正。对绿证对应电量重复申领等行为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则约谈,违纪违法问题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确保细则的法律权威性与严肃性。它契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规范绿证核发、划转、核销等流程,有利于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低碳环境价值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助力能源安全保供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行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